扬中市围绕“强、准、精”扎实推进医保扶贫
最新资讯 2017-10-28 1695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毫无疑问,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健康保障中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在促进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近年来,扬中市按照国家关于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深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安全规范运作基金,高效精准使用基金,大力推进医保扶贫工作,有效发挥基本医保制度在健康扶贫中的作用。扬中人才网
一、强基础,完善基本医保制度
    家住八桥镇幸福村的陈老因不慎摔伤造成脑损伤,前前后后住院治疗总共花去了近40万元,高额的住院费和医疗费让一家陷入和深深的债务中,正当一家人一筹莫展之时,却收获了一份意外之喜。“我妈只花了200元参加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之前已获得常规补偿7万余元,现在还能再次从大病保险报销12.5万元,真是雪中送炭,不但为家里解决了燃眉之急,而且极大地减轻了我的负担”,陈老的儿子说。
扬中市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为补充,不断织密全民医保网,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首先,确保贫困人口都参加医疗保险,分担群众因病致贫的风险。其次,稳步提高保障待遇,发挥两项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作用,公平满足参保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最后,实施由政府全额补助保费的大病保险制度,有效弥补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能力不足的缺陷,防止城乡居民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后陷入贫困。扬中人才市场
    “这样的保障和救助体系设计,能够精准有力有效地保障贫困患者的基本医疗需求”,该市医保部门负责人说道。
二、准发力,加大医疗救助力度
    仅仅依靠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还不足以解决贫困群体的就医和健康问题。有效发挥医疗救助制度在帮助贫困群体以及巨额医疗费用支出家庭脱贫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现进精准救助,扬中市也作出了探索。
    一是完善救助机制。建立救助资金筹集和增长机制,提高总额保障救助能力。打破原有惯例,建立和完善需求导向、信息共享、统筹协调、扶助激励机制,将有限救助资金用到最有需要的人群身上。
    二是加强制度衔接。加强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社会慈善、商业补充保险等制度的衔接,确保应救尽救。加强与民政、卫计、财政、工会、残联等部门的衔接,实现信息共享,实时动态掌握困难家庭和人员信息,避免多头救助、重复救助,减少救助资金浪费。扬中招聘网
    三是实施分类救助。建立健全医疗费用稽查制度联动的贫困识别机制,准确评估参保患者的家庭经济状况和确定合规医疗费用。在保障贫困群众“病有所医”方面突出精准识别,对经济贫困家庭和因大病返贫致贫家庭做好核实核准工作。根据不同维度对救助对象进行分类,以便实施既有别更有效的救助。
三、精管理,有效发挥基金效用
    有限的医保基金得到科学合理使用,不但能保障贫困群体的基本医疗待遇,而且能节省更多医疗救助基金,有利于集中力量帮贫助困。扬中市精细管理基金,高效使用基金,严打违规行为,杜绝基金浪费。在基金精细化管理方面,扬中市有着独特的做法。
    针对在乡镇卫生院住院治疗的居民医保人员,报销比例统一提高至85%。在乡镇卫生院设立联合病房,转来的患者免除住院起付线。引一次导和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制度,控制医疗费用上涨。
    继续深化和推进总额控制下的按病种、按住院床日、按人头定额、限额付费等复合式支付方式,居民医保门诊费用实施综合包干下的按人头付费,精神病患者住院费用和失能人员护理费用实施按床日付费。
    加强与定点医院关于单病种结算的谈判,在已实施的60个病种的基础上,再增加40个。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医疗费用进行评估精算,确定合理的费用区间。
    在公立医疗机构实行药品零差价,民营医药机构对药品自主定价。探索参与公立医疗机构药价二次谈判,与定点零售药店和民营医疗机构通过协商谈判以明确药品和诊疗项目的医保支付价格。

 

(扬中市人社局)  

转自:镇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发布时间:2017-08-04)

扬中人才网 切换至电脑版
//人才联盟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