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局以“聚焦富民,聚力创新”为总要求,在“精准扶贫”上谋思路、攻难关,在创业就业、社保医保、监察仲裁、结对帮扶三个方面下功夫,奋发作为加油干。
一、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培育创业就业氛围。一是开辟农民创业“绿色通道”,完善落实市场准入、企业孵化、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建立了创业孵化基地,吸收有创业愿望和具备创业条件的人员到孵化基地创业。二是我市充分发挥农民的优势,扶持他们建成农民特色创业园,如:养殖业、种殖业、花木种植等,通过特效农业园的兴起,农民玩起了老本行,可谓是得心应手,既扶持了一部分人员创业,又带动了部分人员就业,使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符合他们要求的“饭碗”,确实增加了农民收入。三是规范落实《扬中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创业贷款暂行办法》。对审批的农业创业贷款项目,根据《办法》规定,积极落实农村普惠金融措施,为贷户提供贷前服务。扬中人才市场
二、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精准提升就业水平。经过前期调查发现,很多农民贫困农民家庭有多余劳动力,但是就业技能不够,就业渠道狭窄,适配岗位少等现象。为此我市制定《2016年全市职业技能培训计划表》,深入探索实施“1+x”培训模式,培训更注重质量和效果,力争培训一人,就业一人,提升劳动力的就业质量。加强培训质量监管,对培训活动的课堂管理、人员考勤等方面进行不定期检查,实施全程跟踪。全年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4500人,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2350人。扬中招聘网
三、办好大型专场招聘会,搭建贫困人员就业平台。对企业用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举办高质量农民工专场招聘2场。累计提供岗位1.1万个,达成就业意向5626个。推进基层平台标准化建设,实施“人社服务乡村行”活动,充分动员劳保协理员,主动深入“就业困难户”家中,讲解招聘岗位,动员其参加招聘会,全面开发扬中人才网和扬中人才微信,线上线下招聘有机结合,实现企业招工和劳动者求职全天候服务。扬中招聘网
四、聚焦困难就业群体需求,兜住困难群体就业底线。一是实施精准就业援助。精准识别就业困难人员群体,特别关注“零就业家庭”、“残疾人家庭”等就业困难户。对于就业困难人员中不同群体的特点,继续采取“一人一策、精准服务”,为“零就业”家庭至少提供“3次技能培训、2次职业推荐、1次托底就业”服务,实现就业1人,脱贫1家的目标。落实困难群体托底工程,开展“一走五送”和“双百双扶”活动,援助就业困难人员111人,发放解困金6.1万元。加大公益性岗位管理,开发岗位503个,对在岗情况、岗位补贴进行全方位核查。扬中人才网
五、实现全民参保计划,精准实施社保托底扶贫。精准掌握城乡居民参保特别是贫困人员参保情况,完善大龄参保对象和缴费困难人群续保帮扶机制,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激励政策,引导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主动参保。扬中人才市场
六、深入推进大病统筹保险,提升医保精准扶贫水平。为切实减轻参保人员医疗费用,有效缓解参保人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我局从2013年启动居民大病补偿工作,凡参加居民医疗保险的市民均纳入居民大病保险保障范围,大病保险基金由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直接划拨,参保居民个人无需另行缴费。
七、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一是通过书面审查、日常监察、集体合同和集体协商,确定工资支付标准,促进职工工资的稳步有序增长。二是以船舶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典型示范,推进建立企业职工工资保证金制度。三是积极利用行会、商会、企业家协会等行业组织的规范引领作用,强化对各类企业用工行为的自律管理。四是充分发挥全市预防和处置企业欠薪工作机构的领导协调功能,在地区和相关职能部门间形成工资清欠的强大合力。扬中人才网
八、开展党员结对帮扶活动,健全联系帮扶机制。通过精准实施基层平台提升、劳动维权扶贫和结对挂钩扶贫计划,健全党员干部联系帮扶机制,我局对口帮扶老郎村,为该村提供了就业、社保、公益性岗位等服务,并定期对贫困家庭开展送温暖活动,将服务送上困难群众家门口。
(扬中市人社局)
转自:镇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发布时间:2017-02-22)